一个90岁的老人和他100岁的老房

荆门房产 2019-10-25 10:18:10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老谢总忘记自己的年龄,过马路时,如果绿灯开始闪秒数,他通常会一溜小跑冲过去。其实,生于1930年的他真的真的不年轻了。 老谢一个人独居在延庆路一间老房子里。 延庆路在徐汇,整条路不长,而且弯弯斜斜的蛮有情调。沿街很多花园洋房,很多电影在这里取景。并且毗邻繁华的淮海路,和长乐路、东湖路、华亭路等著名道

老谢总忘记自己的年龄,过马路时,如果绿灯开始闪秒数,他通常会一溜小跑冲过去。其实,生于1930年的他真的真的不年轻了。

老谢一个人独居在延庆路一间老房子里。

延庆路在徐汇,整条路不长,而且弯弯斜斜的蛮有情调。沿街很多花园洋房,很多电影在这里取景。并且毗邻繁华的淮海路,和长乐路、东湖路、华亭路等著名道路交叉,离地铁站常熟路只有几百米。

这幢隐藏在巷子深处的房子是90年代初单位分的,比老谢还年长,据说将近100岁了。

高高的土黄色的拉花外墙,透出浓浓的民国味道,而且将近5米高,这在上海非常少见。原来,如今高端洋气的淮海西路一带,民国时还是一片蛙声的“郊远农村”,院墙造得这么高,是为了防盗。

房间天花板也非常高,将近4米,上面还有石膏吊顶以及一个木头搭的阁楼。

说起来,很多年轻人都不相信,这间总共20平米的没有厅的房子,曾经在80年代由一个有儿有女的教授家庭居住,儿子女儿在阁楼上打地铺,楼下兼做餐厅、客厅、父母卧室。

房子在老百姓眼里始终是最撩动神经的,谈到这一辈子住过的房子,90岁的老谢感慨很多。

01

民国开发商的故事

其实,老谢家和房子很有渊源,他的祖父从清末开始经商,主业就是“营造”,老谢出生时,祖父已经在上海滩很有名气了,还曾经和犹太富商哈同抢过地皮。

祖父敏锐地看准了上海未来还会有大发展,必然吸引大批外来人口。在今天的大统路附近建造了几百间居民楼出租。

为什么选“下只角”闸北?因为地皮便宜,市中心的几分之一都不到,而日本人聚集的虹口人口膨胀,未来必然要向西延展到闸北。果然租客爆满,需要聘请专人管理,家族财富迅速积累。在宽阔的院子里自由自在地跑,是锦衣玉食的老谢最愉快的童年记忆。

手里拿东西吃的小孩是三岁的老谢

看到谢家发财了,也有很多跟风建造者,但这时候拿到的土地已涨价很多,为赶工期质量也很差,根本没法竞争。

【古往今来,任何成功的房产运营者,都必须有超前眼光,精准地预判未来的市场需求,去引领而不是单纯的迎合。

02 

战火毁了一家人

可惜,这样的好日子,随着1937年的抗日战争的到来而结束了。

几十口人的大家族,连夜狼狈逃到苏州河南岸,暂住在江宁路的亲戚家里。

那时候没有高楼大厦,站在天井上能看到河对岸一颗颗炮弹丢下去,火光冲天,黑烟升起,家里所有房子都被夷为平地。

一夜之间破产了,大人们都默默地流眼泪,小孩子不懂事觉得和放烟花差不多,还拍手笑,接下来刚读小学的7岁的老谢,从此就随着父母过起了颠沛流离的“租房生活”。懂事以后,老谢痛恨战争,痛恨侵略者,至今不肯用日本货,不吃日本料理,这也是后话了。

【战争、地震等天灾人祸对于不动产的打击是毁灭性的,而且几乎无法抗拒,生活在和平安定年代,珍惜当下是较好的选择。

03 

租房的酸甜苦辣

抗战持续多年,租界人口暴涨,租金飞涨。想办法让家庭活下去是较高目标。

从高高在上的甩手房东,落到上无片瓦,需要四处找房子看房东脸色,这落差是需要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的。

老谢当时还是小朋友,但也能看得懂家里的生活水准一落千丈。当年的记忆就是不停地搬家,不停地转学,住得稍长的地方有:江宁路、文化广场、新昌路、北京西路……

虽然老谢父亲后来通过跑单帮赚了些钱,但对于买房这件事不是很热心,一个是房价太高,一个是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,万一再被毁了?……

直到老谢上高中,弟妹都大了,父母才咬牙用金条顶下了新闸路的一套带阁楼的房子。

04

名副其实的蜗居

老谢家住房的拥挤程度,在40年代末达到了顶峰。

18平米的房子里,住了父母外加一女四男五个孩子,阁楼上住两个年纪大点的孩子,楼下父母的床用布帘子隔开,书桌上的东西晚上清理掉,算是一张床,然后还要必须要打地铺。

听起来不可思议,但老谢说当时大部分家庭都这样,据统计1950年上海人均面积就是3.6平方米,老谢家算是达到平均水平了,还有人均面积低于2平米的。

听说不少人家睡觉时要精确计算好空间,床底下睡一个人,腿塞在桌子底下,当时的上逼仄居住状态被戏称为“猴子把戏”,因为猴山上猴子的分布就是这样高低错落的。

05 

房子是生活的圆心

居住条件的不同,会影响到人生轨迹。老谢家的兄弟姐妹长大后,都一门心思“向外走”,很大原因是住房的窄逼。姐姐早早嫁给一个军人,分到了宝贵的房子。哥哥住在工厂的宿舍,十天半个月回来一次,大弟弟参军,小弟弟接到插队落户的通知,也非常愉快地去农村去了——再苦也是广阔天地!

老谢后来读了大学。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婚姻,离婚后,女方带走了年幼的女儿。具体原因老谢不想多说,但他提到了一个细节,对方的兄弟成家后住在父母狭窄的家里,这个年纪不小的姐姐显得非常“碍事”。

双方婚前没有充分沟通就结合了,也有住房的因素在里面。而老谢的父亲去世后,他和母亲同住这18平米的房子,这在当时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条件了。

后来有人给老谢介绍了一位年纪很轻,条件不错的女士,对方也很主动,但正准备正式发展时,对方又返回了初恋男友的身边,原因是这位女士单位分给她一套房子,她不用为了房子违背内心的选择了。老谢一笑了之。

后来,老谢在安徽插队落户的知青弟弟,把女儿送回了上海,就住在奶奶家的阁楼上,户口也落在了这里。老谢的几个兄弟姐妹都没有没有任何犹豫,就接纳了这个侄女儿。

【在特殊年代,房子代表的家里,多一个户口就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,为争房子六亲不认,头破血流的大有人在,利益攸关时,才能展现一个人的真实素质】

06

“换房”也有世界纪录

在“有钱买不到房”的年代,老百姓只能换房解决居住问题。老谢本人没折腾过“换房”,但说起当时的盛景,至今难忘。

当时淡水路、大世界、昆山花园、彭浦新村房管所等民间自发的“换房集中点”,电线杆上贴满了手写的广告,有人弄块硬纸板把信息挂在胸前。没有电话手机的年代,大家都非常守约,台风天也去看房。

1980年代,生育高峰期出生的“50后”到了谈婚论嫁年龄,加上知青大规模集中返城,换房进入鼎盛时期,每年的换房大会吸引上万人。

换房也讲究“门当户对”,就是必须清楚自家房子的身价,一般说来,放弃煤气设施,忍受蜂窝煤,可以在面积上增加四个平方,如果放弃抽水马桶,可以换两个平方米。异地换房也不少。

“多角换房”情况也很多。就是“甲看中乙的房子,乙看中丙的房子,丙又觉得甲的房子不错……”据说天津一个家具厂的工人走遍多个区县,请二十一个房管站帮忙,四十九间房屋参与,最后成功地换了房,估计这个纪录永远不会被打破。

【1998年,取消福利分房制度,住房才彻底纳入市场经济轨道,换房退出历史舞台。

07 

分房风波

1980年代中期,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单位分房的福利。

老谢脸皮薄,一直不主动申请,单位差点忘了他。80年代末,他提出申请时,单位里的房源已经不多了。当时有两个选择,一个是茅台路的四楼独门独户的房子,一个是延庆路带天井的煤卫合用的底楼房子。

老谢至今仍然庆幸自己选择了后者。上了年纪就算再保养得好,腿脚也不那么利索了,要是有个病啊灾啊的,去医院也是淮海路附近的房子方便太多了哦。

老谢是副教授职称,按级别是可以分到100㎡,但延庆路的房子建筑面积37㎡,使用面积也就20㎡左右,怎么办呢?单位最后以每平米3000的价格补给他差价20万。但是老谢家所在的延庆路当时房价已经每平米20000了。老谢有些腹诽,但还是忍下了。这在2002年,20万是可以在上海郊远买一套房子的。

说起来延庆路的房子也是很珍贵的,几十米外就是华亭路服装市场,最红火的时候,家里邮箱塞满了纸条,要求高价租他的房子或天井当仓库。

随着房价飞涨,中介也几乎天天登门要求买房,老谢笑眯眯地透露说,这样一个房子,有人出350万呢!但老谢没有卖,他辗转找到了多年未联系上的女儿,把户口添上女儿的名字,才长舒了一口气。

【2017年上海常住人口人均居住面积18平方米,住房困难户的标准划到了人均7平方米。老百姓的日子真的好起来了。但关于房子的话题和故事,依旧无穷无尽……】

来源:真叫卢俊

5000元/平方米

在售 普通住宅 板楼 超高层 公园地产 宜居生态地产

高新·掇刀龙井大道与关公大道交汇处西侧(外国语南校区西200米) 查看地图

2018年12月15日 70年

三居 四居 |96-131 m² 全部户型

400-156-0036 转 385724
微信扫码拨打
微信扫码,快速拨打
我要看房:近期看房活动,楼盘优惠信息通知我 已有1人报名
立即报名

 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